“做合格的安全员 ,既是职责也是使命!”
简单的一句话 ,道出了安全管理者的初心。
胡小明,42岁 ,浙江东阳人,一级建造师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13年。2010年加入人生就是搏 ,先后参与建设温州德信乐清府、丽水图书馆、金华上古井一期、武义湖璟园 、金华上古井二期等项目 ,所在项目荣获“温州市标化工地”、“浙江省标化工地”、“集团标杆工程” 、“集团美好项目部”等荣誉 ,胡小明个人获评集团2020年度“优秀安全工程师”、集团2020年度“优秀员工” 、人生就是搏一建2021年度“隐患排查标兵”称号,现任金华上古井二期项目安全主管 。
抓安全,他坚持底线思维
工作服 、反光马甲 ,安全袖章 、笔记本、对讲机 、执法仪 ,一个工具挎包 ,胸前挂一枚银光闪闪的口哨 ,这些是胡小明每天工作的“标准着装” 。身为工程项目安全员的他 ,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展晨会 、工地巡查 、排除隐患、制止三违 、安全记录……虽然这些工作单调而且辛苦 ,但他觉得很有意义 。
安全管理的底线是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胡小明深知,一旦突破这条底线,就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作为安全管理者 ,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 !”这是他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 。
“这个防护昨天刚拆掉,马上要施工了 ,防护不用恢复了吧?”在巡检工地时 ,有同事会这样问 ,胡小明总是耐心教导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先防护后施工 ,原先影响施工的防护拆除后要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才能确保防护到位 。
为了确保有效整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 ,胡小明每次都会把问题同步上传至项管APP平台,定人 、定时间 、定措施,督促隐患及时排查完成 。
安全管理工作零零碎碎,一点一滴都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要时刻保持最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项挑战。比如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一直是痛点和难点,行业内发生的塔式起重机事故一直警醒着我们 ,因此每次集团发布通知 、指导手册 ,胡小明总会第一时间去熟悉了解相关流程和工作内容 ,督促各大型机械责任单位落实 。
“你们提供的联系函不能用手写”“法人授权委托书骑缝章没有盖”“技术负责人未到场不得进行顶升作业”……面对分包单位日常工作管理,胡小明总是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有时分包单位也会托人打招呼请求放行 ,胡小明会严肃地制止他们 ,提醒血的教训一定要吸取,责任必须要明确,不能等着事故来消灭企业。
管现场,他履职尽责有保障
“注意安全 ,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一看见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具佩戴不规范 ,胡小明就会立即叫停 。
巡查工作中经常听的一句话是“我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 ,不会出事的……”每次听到工人这样说,胡小明总会耐心对工人进行劝导:“违章作业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事故那是必然的”。
安全人的战场在现场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风险,每天不能低于2万步 、每个操作面必须巡视到 、一级风险点每日必巡更,是胡小明给自己定的工作任务 。每到一处 ,胡小明都要仔细查看作业环境、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用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设备线路是否有老化破损 。以隐患识别、整改措施、闭环全过程为抓手,时刻提醒自己 ,安全工作今天履职了吗?
由于他在工作上比较“较真儿” ,总会遇到有些工人一时不能理解 ,但在他一以贯之的耐心讲解劝导下,习惯成自然 ,后来只要远远看到胡小明向工地走来,都会下意识地摸摸安全帽,紧紧安全带。
安全工作细于“思考”善于“总结”
“在办公室都是问题 ,到现场全是方法” ,“安全管理不能只提问题 ,也要去思考如何改进安全生产环境”,针对外架工人反映的“安全带背了没地方挂 ,还增加了我们的负担”疑问 ,胡小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不是可以借鉴施工吊篮安全母绳加设水平安全绳的做法解决该难题?
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通过召开讨论会议确定方案可行后 ,胡小明牵头联合技术组 、作业班组等进行实地设置 、演练,经过改进优化 ,安全带终于有了系挂点 ,还能随作业高度自由升降 。作业工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针对以往应急演练点到为止 ,实战中效果甚微的痛点 ,胡小明觉得要演练是不是得先有个脚本?脚本怎么写 ?是不是可以模拟一个比较真实的事件 ?如何提升可操作性及实战性 ?
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多轮的资料收集、修改,胡小明完成了第一个《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演练》脚本 ,并在项目演练中反响良好。因参演人员数量的局限性,是否可以将演练剪辑成视频让更多人看见 ?一则《高处坠落应急救援演练》宣传片出炉了。正是由于他始终绞尽脑汁 ,琢磨如何让安全管理方法更实用、更接地气,“人人讲安全 、事事要安全”的氛围得到进一步强化 。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 ,“安全必须执着、底线势必坚守 ,细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守住安全 。”这是胡小明在安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心得 。